【年末清仓】2009年考研政治大串讲讲义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年末清仓】2009年考研政治大串讲讲义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考研,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考生的“考验”。“考”的是基本知识、学习方法,“验”的是耐力、信心和对理想的追求。
12月,考研复习已经进入了后的冲刺阶段。
如何在这短短几十天内突破难点、把握重点,抓住热点从而突破高分,成为考生为关心的问题。
《2009考研政治大串讲讲义》正是为解决考生的难题而作。本串讲讲义专为考生考前一两个月复习之用,本着“少而精、实用性”的原则,帮助考生形成简练的考点线索,全面而有重点地反映新大纲要求,突出“知识性和预测性”。本书具有以下亮点:
一、作者权威:编写本讲义的作者均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都参加过历年考研政治理论试卷的评阅,有些还是命题组的成员。他们具有丰富的辅导实践,对各知识点的考试可能性把握准确。
二、紧扣新大纲:紧扣2009年考研政治新大纲,全面覆盖考点;体现考试大纲、权威教材、中央文件、有关专著、社会热点和考试经验的紧密结合;全面系统、简明精炼、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地讲解考点。
三、突出考试重点:紧密结合历年考试动态和命题趋势,评析所涵盖的政治原理,引导考生透过现象抓本质,教会学生领会领导人讲话精神、政治原理内涵及深远意义。本串讲突出注意对十七届三中全会有关“农村改革发展”精神的分析。本书结合辅导班使用效果更佳。
四、信息准确:本讲义汇聚北京j上海、武汉、广州、成都、西安、哈尔滨等全国180座城市著名考研辅导班内部交流信息,参考各辅导班主讲教授手的命题动态分析和考情预测,会给你的考研政治高分增添胜算砝码。
书籍目录:
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篇 唯物论考点概括
第二篇 辩证法考点概括
第三篇 认识论考点概括
第四篇 历史观考点概括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章 导论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第四章 资本的运行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第三部分 思想概论
章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第五章 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第七章 掌握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思想
第四部分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第二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第十一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第五部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第三章 当今时代主题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四章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五章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经济
第六章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七章 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八章 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介绍:
李海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考研马哲顿军人物,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国高教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秘书长,哲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田京考研政治阅卷组成员。理论功底掘为雄厚,教学严谨而有力度,思路深透,语言畅达。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篇 唯物论考点概括
一、哲学基本问题有关考点
1.原理的定位和基本表述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于哲学基本问题方面做出科学回答时,所形成的“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这一基本原理。
其基本表述为:物质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对于意识具有决定作用;意识对于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即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2.原理作为理论线索在整个哲学考试体系中的贯穿
(1)思维和存在(章)
(2)物质和意识(、二章)
(3)主观与客观(第二章)
(4)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第三、四章)
(5)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第三章)
(6)反映论和先验论(第四章)
(7)历史和逻辑(第四章)
(8)实践与认识行与知(第五章)
(9)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第五章)
(10)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第五章)
(11)经济和政治(第五章)
(12)经济和文化文化的社会功能(第五章)
(13)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第五章)
(1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六章)(有需要说明的特殊情况)
(1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第六章)
(16)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第六章)
(17)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第七章)
(18)必然和自由(第七章)
如上所列,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在章当中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在第二章当中它表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和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在第三章中未直接出现,但潜在地表现为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的对立。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在第四章中表现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在第五章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关系,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并进一步表现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有关意识形态的原理。
在第六章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原理。由这两个原理构成了两条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都具有决定被决定,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性质。(但需要注意,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确实属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的关系,具有特殊性,它们并不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具有物质性,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生产关系虽是一种社会关系,但其性质也是物质性的。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并不是物质与意识,性与第二性的关系。它们之间所具有的决定被决定,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属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在第七章表现为社会形态范畴,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还体现为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第六章第三节)。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的关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
3.原理作为解题方法的运用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不仅是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论线索,更重要的,它是考试中重要的解题方法。其基本思路:以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为根据,首先正确地定位出物质性的和意识性的东西。据此区分出它们或性或第二性的地位,本原或派生的关系。其次,根据它们的关系性质确定它们之间的决定性或被决定的地位,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即以性的东西决定第二性的东西,以本原的东西决定派生的东西;并以第二性的东西反作用于性的东西,以派生的东西反作用于本原的东西。
这个套路对于上述18项中除去(5)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6)反映论和先验论这两项之外,都是适用的。(5)(6)两项角度不同,它们并不是实体关系或属性关系,而是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贯彻到辩证法和认识论这两个领域的对立表现。因此,它们虽然也算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但谈不上是决定或反作用的关系。
在解答客观性题目时,以这种方式作为理解问题的切入点,判断答案又快又准。
在解答主观性题目时,以这种方式作为切入点,把握问题高屋建瓴,组织答案举重若轻。
4.原理的特殊表现形式
(1)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
①主客观辩证法的定义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即客观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思维的辩证法,即为人所认识了的客观规律。
②二者在形式上的区别
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主观辩证法则采取逻辑的形式,同人自觉的思维活动相联系。
③主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二者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2)历史和逻辑
①历史和逻辑的涵义
历史指客观现实过程和人类认识过程。
逻辑指的是理论思维,即以理论形态所反映的客观规律。
②历史和逻辑的关系
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的在理论上的再现。
历史是把握在主观逻辑中的客观过程。
③方法论意义
逻辑是“修正过”的历史。是对于复杂丰富的客观过程的扬弃。
历史是现象序列的延续,逻辑是本质联系的展开。
(3)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①人能够认识并通过实践利用自然规律,但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活动,但人的自觉活动不能否定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③将二者割裂导致三种错误观点
唯意志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贬低客观规律性的主观唯心主义)
机械论(贬低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客观因素化的机械唯物主义)
宿命论(抹煞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客观因素神秘化的客观唯心主义)。
(4)社会发展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关系
①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指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性。
主体的选择性是指人在可能性空间中所表现的自主性,即主观能动性。
②“可能性空间”
社会历史规律所提供的并不是的现实可能性,而是由多种现实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一种成为现实,取决于主体的选择。
③社会发展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关系
一方面,主体选择性并不否定社会发展决定性。因为主体不能选择可能性空间(主要由生产力决定)。
另方面,社会发展决定性也不取消主体选择性。因为主体能够在可能性空间中选择。
④主体选择性是社会发展决定性的实现方式
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自然历史过程与自觉创造过程的统一。
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考点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不同的物质形态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共性)的抽象。
恩格斯说:“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
(3)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定义了物质范畴的深刻内涵,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外在性)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反映性)的客观实在。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区分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2)坚持了反映论和可知论。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辩证性)。区分了辩证法的物质观与形而上学的物质观。
(4)把实践纳入物质范畴。区分了实践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无限性原理
(1)有限反映着具体事物的暂时性和相对性。无限反映着客观实在的永恒性和性。
(2)任何事物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割裂二者关系是形而上学。
①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由有限构成。
②有限包含无限,有限体现着无限。
③有限可转化为无限,超出有限的界限即趋向无限。
④同有限相联系的无限才是具有现实性的真无限。
这一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确立积极革命人生观的科学依据。
三、实践本质原理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是实现哲学变革的关键。唯心主义从精神出发去理解世界,旧唯物主义从自然演化出发去理解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唯物主义”,其理论基础就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现实世界。深刻指出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实践能够改造世界)。
2.实践的本质涵义
(1)定义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2)实践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
①实践活动的物质性——人变革物质世界的“感性”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这是实践区别于意识的一般本质。
②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特殊本质。
3.主体、客体与主观、客观
(1)主体
①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②主体是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③主体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改造实践客体,从而驾驭和控制实践活动的多重任务。④主体的能力结构包括人本身的自然力、智力和情感意志力。
(2)客体
客体是指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包括自然、社会和精神形式。
(3)主观和客观
①主观或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脑的精神活动的总和。
②客观或客观世界指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然和社会。
主观和客观通常是在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上使用,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
(4)主体与主观、客体与客观的关系
主体大于主观。主体既有主观,又包含客观,是自然、社会和意识的统一体。
客体小于客观。客体是指进入了主体活动范围的客观。
4.主客体限定和超越关系的原理
①特点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既不同于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也不同于意识对物质的认识关系,而是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
②内容
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
③实质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是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5.主客体双向对象化原理
主客体间的限定和超越的关系是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1)“双向对象化”的含义
①主体客体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对象化。
②客体主体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即客体非对象化。
(2)“双向对象化”的功能
①通过主体客体化,主体创造和生产了各种形式(自然形式、社会形式、精神形式)的客体,用实践活动改变了世界。并以人的活动成果的体外积累,形成了继承发展人类本质力量的特殊方式——社会遗传方式。
②通过客体主体化,主体从诸方面(自然力,智力,情感意志力)增强了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活动中提升了自我。并以此作为吸收前人的活动成果的文化继承方式。
(3)“双向对象化”的本质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类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着现实世界的矛盾,这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
四、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作用原理的有关考点
1.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意识的主观性
①意识具有多种主观形式: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
②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
③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超前性。
④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2)意识的能动性
①“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头脑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肯定意识的能动性)。
②“要富口袋,先富脑袋”、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强调意识的能动性)。
③“心诚则灵”、“心想事成”、“天下无心外之物”、“画饼充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夸大意识的能动性)。
④宿命论、神学目的论、宗教创世说(抹煞意识的能动性)。
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具体分析)。
2.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
(1)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作用即意识对物质所具有的能动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2)意识的作用具有四方面表现
①目的性。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
②创造性。意识不仅反映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
③对象性,即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④意识还能控制人体生理活动。
(3)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
①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②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③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全国180座城市考研辅导班指定用书。
少而精,实用性,精确概括必考点,
全面反映新大纲,直击命题要害。
考前冲刺,把高分踩在脚下。
书籍介绍
《2011考研政治大串讲讲义》紧扣2011年考研政治新大纲,全面覆盖考点;体现考试大纲、权威教材、中央文件、有关专著、社会热点和考试经验的紧密结合;全面系统、简明精炼、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地讲解考点。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9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赚了(664+)
- 愉快的找书体验(225+)
- 差评(570+)
- 博大精深(197+)
- 情节曲折(400+)
- 下载速度快(438+)
- 微信读书(249+)
- 品质不错(623+)
- 已买(194+)
- 无广告(528+)
- 格式多(113+)
- 在线转格式(187+)
- 书籍多(144+)
下载评价
- 网友 家***丝: ( 2025-01-08 16:17:42 )
好6666666
- 网友 方***旋: ( 2024-12-28 16:17:30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谢***灵: ( 2025-01-04 09:38:54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相***儿: ( 2024-12-27 00:58:17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瞿***香: ( 2024-12-22 18:24:18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习***蓉: ( 2024-12-30 23:29:58 )
品相完美
- 网友 饶***丽: ( 2025-01-08 00:06:45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敖***菡: ( 2025-01-04 15:02:45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詹***萍: ( 2024-12-28 02:43:39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居***南: ( 2025-01-10 08:27:23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喜欢"【年末清仓】2009年考研政治大串讲讲义"的人也看了
- 新东方 SAT数学专项突破与模拟试题(引进自美国领先的教育考试书籍出版商,久经市场考试,SAT考生首选备考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黑布林英语阅读 初一年级 7, 渔夫和他的灵魂(一书一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几米漫画作品:地下铁【正版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时光球原创少儿科幻小说·蝼蚁之城 马传思 著 安徽少儿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种个音符吧:少儿综合音乐素养教程(第1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中国快消品营销这些年——浓缩营销实战历程与前沿思考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小学学霸冲A卷:语文(六年级下 RJ版 统编新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专用教程—Windows XP操作系统(附光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二十四史 精华本 /文白对照原文白话文皮面精装16开全套12册附清史稿/史记/汉书/三国志/宋书/辽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巴菲特神秘俱乐部-2-第7-11集【正版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