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源宝盒 -万千心理·青少年期的内在故事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23:21:02

万千心理·青少年期的内在故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万千心理·青少年期的内在故事精美图片
》万千心理·青少年期的内在故事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万千心理·青少年期的内在故事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844503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01
  • 页数:352
  • 价格:69.5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23:21:02

寄语:

《内在生命》作者、塔维斯托克中心资深儿童青少年治疗师,汇集40多年的临床经验,带你深入青少年的内在世界。


内容简介:

厌学逃学、躁动不安、抑郁焦虑、自残自伤、身份危机......青少年期问题为何层出不穷?青少年内心到底发生着什么?青少年期是怎样的一个时期?如何能更顺利地渡过?

对于这些问题,在伦敦塔维斯托克临床中心青少年部工作的40多年里,儿童精神分析师玛戈·沃德尔形成了自己的答案。在《青少年期的内在故事》中,她描述道:青少年身处一个边缘位置,夹在两种状态之间——“不再是儿童,但也还不是成年人; 早前的身份感消失了,但新的还没有形成”。青少年期实际上不是一个状态,而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修通内分泌、躯体、心理、神经系统的变化,完成“蜕变”的发展过程。

沃德尔运用在精神分析和文学领域的深厚积累,从精神分析理论、临床实践和文学作品三个维度切入,以一种贴近经验的方式描绘出一个立体、鲜活而有质感的青少年的内在世界。她告诉我们,成长不易,长大成人的过程不是随着时间流逝自然发生,而是需要从真实的体验中学习,处理内在冲突,面对不可避免的分离并进行哀悼,然后在探索和思考中往前迈进。她从多年的临床经验中提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深度剖析青少年容易陷入的困境及相关内在因素,供父母、专业工作者乃至其他所有对青少年的心智状态感兴趣的读者细细思考和体会,从而了解如何更好地陪伴青少年建立和确认自我、走向更开阔的人生。


书籍目录:

第1部分 历史脉络和背景

第1章 历史背景

第二章 内在世界

第二部分 青少年体验面面观

第三章 青少年期

第四章 应对转变:青春发育期和青少年早期

第五章 学习模式

第六章 团体和帮派

第七章 霸凌的心理动力学

第三部分 临床情景

第八章 评估青少年:寻找思考的空间

第九章 属于自己的心智:身份的寻求——一个案例

第十章 自恋:一种青春病?

第十一章 青少年期过渡阶段的诊断困难

第十二章 自我破坏的心理状态

第四部分 文学世界

第十三章 青少年文学:怪异的事物与颠倒的世界

第十四章 文学作品中青少年后期的生活

第十五章 青少年发展的绿色世界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玛戈·沃德尔(Margot Waddell)

英国资深儿童分析师,曾在伦敦塔维斯托克临床中心担任顾问级儿童与青少年心理治疗师多年;英国精神分析研究所成员及负责出版事务的主席;有古典文学的背景,并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乔治·艾略特小说研究的博士学位;参与主编塔维斯托克临床中心丛书,著有《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

 

译者简介

戴艾芳 南京大学教育学硕士;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成人、父母-婴幼儿、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麦德观察性学习项目教师;持续接受精神分析取向成人、儿童青少年及母婴干预的系统训练,目前在北京个人执业。

肖广兰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中美精神分析联盟高级组毕业,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

闫玉洁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咨询和咨询师教育专业硕士;北京和睦家医院心理治疗师;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国际情绪取向治疗中心认证之情绪取向伴侣治疗师、认证督导;中美精神分析联盟高级组、婴儿观察组毕业,西雅图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析两年连续培训毕业;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

 

审校者简介

施以德 成人精神分析师,父母-婴幼儿、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麦德观察性学习项目教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美国精神分析学会会员,英国心理治疗议会注册会员;来自中国香港,持续接受精神动力心理治疗和婚姻家庭治疗培训,曾经在中国北京和深圳执业十多年,目前在英国伦敦执业。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四章

应对转变:青春发育期和青少年早期

人不应该一直是个孩子。他在大自然规定的时间把童年抛在了身后;而这个关键时刻,虽然很短暂却有着深远的影响。正如海浪的汹涌澎湃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激情高涨的低语预示着这一动荡的变化;压抑的兴奋警告着我们危险的临近。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62,第四册)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生命的整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转变。它指的是不同时期权重和任务各异的发展历程:出生前到出生,婴儿期到潜伏期,潜伏期到青少年期,青少年期到成年期,成年期到老年期,以及最终向死亡本身的转变。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应对心智和身体的“阈限”或“临界”状态。然而,正如我所提出的,这段历程中的一些阶段对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而且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对那些关心他们的人来说也是如此,包括他们的父母、养父母、亲属、老师,当然还包括心理治疗师。

任何年龄或阶段的“转变”实际上意味着或暗示着不稳定、丧失、变化、不确定性和未知:从熟悉的、因而相对安全的事物转向陌生的、有潜在威胁的事物。许多社会发展出了复杂的仪式来表达和应对这一变化,这一点并不奇怪。青少年期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在生命周期里发生的许多重大变化中,青春发育期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因为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生理变化、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变化比任何生命阶段所发生的变化都要更大和更快,除了在子宫里的阶段。这些变化带来了新的、未经尝试的心理状态——因此,了解在10—14岁(从童年期通过青春发育期转变到青少年期)发生的事情是困难的,也是绝对必要的。简而言之,成人世界对这个转变的应对,取决于了解这一转变是怎么回事,了解从教育和个人的角度来说,它可能对迄今为止被认可甚至依赖的学习模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对迄今为止被认为相当了解和依赖的人格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任何转变都必然会导致人们意识到对过去事物的丧失,以及对即将发生之事的带着担忧的兴奋和畏惧。已知必须让步于未知。我们需要记住,这些年轻人在情感和认知上,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以及他们应对这种极端的发展挑战的情况做出反应。正如我所说的那样,在这个过程中丧失占据着非常突出的位置。因为这种丧失的影响和意义往往只会慢慢地融入人格中,然后伴随着相当大的挣扎和痛苦。这不仅仅是显而易见且不合时宜的真实的丧失,而且在任何时候,儿童或者年轻人都可能残忍地遭受这些不请自来的丧失:例如,丧亲或父母分居,或处在当前这动荡的时代,家庭中有人失业,从一个假定安全的童年世界突然转变成经济不安全和严重混乱的世界(有时涉及意料之外的转学和搬家所产生的令人惊慌的体验)。从表面上看,这些丧失都过于真实,但我主要指的是所有与正常发展过程相关联的、不那么明显但却影响深远的丧失:当心理瓦解威胁到我们时,丧失了关注和注意力;当孤独和被抛弃的感觉逼近时,丧失了总是提供安慰的存在;当成人世界的压力和焦虑袭来时,却得不到父母对此的关注;当感到缺乏生存必需的精神和情感支持时,丧失了无论是实际的还是隐喻的乳房;当一些考验的时刻让人不堪重负时,失去了勇气;当需要真相时,却没有诚实的回应;当公正的标准被抛弃时,丧失了自我尊重;在面对失望时,对父母失去信心;当觉察到伪装时,丧失了信任;也许最终还有,对丧失爱的无尽恐惧。

所有这些丧失都是生命结构的一部分,也是身为人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学会应对它们。在有足够洞察力或支持的良好环境中,这些丧失也许能够得到情绪性的加工,甚至能够被代谢,这样丧失就可以在人格中被吸收,并因此实际上有助于个体的情绪成长和发展。但这些丧失依然会留下自己的印记。

罗宾·安德森和安娜·达庭顿(1998)在他们的著作《面对现实》(Facing it Out)的导言中非常清楚地阐述了这一点。

当孩子们进入青春发育期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通过某种方式达到了某种平衡,但这种平衡依赖于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相对稳定。青春发育期和接下来的情况正好与此相反。青少年期的工作可以与弗洛伊德在《哀悼与忧郁》(Mourning and Melancholia,1917e)中所描述的哀悼的工作进行比较。自我(ego)需要审视丧失的客体——丧失的关系——的每个方面,找到这段关系的每一个独特的方面,去探索它、记住它,然后直面丧失,以便放下它。如果青少年要成功地达到成年阶段,他必须在一个新的情境中重新调整他与自己以及与外部和内部客体关系的方方面面——这种活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青少年期的过程。它就像是对迄今为止的人生的回顾。[p.3]

这些丧失很可能以某种方式出现在任何儿童日常生活的普通结构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年轻人面对这样的丧失,为了生存而会采取的一系列自我保护措施;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是不太明显的。例如,一个孩子可能会把困难夸大。另一个孩子可能会出现躁狂行为,甚至是多动,通常与“禁止入内(no-entry)”的心理状态有关(Williams,1998),即很难接受任何思想性的事物。第三个孩子可能会撤退到自我贬低中,很容易被对失败的恐惧征服,受到任何不完美的东西的危险挑战,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学业上的。或者,实际上,第四个孩子可能会以牺牲这个年龄段的其他发展任务为代价,在智力成就和过度表现(可怕的“B”)中寻求情感庇护。关于最后一点,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那个孩子来说,这些结果和成就的真正意义到底是什么。比如,他的驱动力是取悦或安抚父母吗?是为了满足个人愿望和抱负?是为了超越他人?是为了预防焦虑和内心动荡的状态?还是更多的是关于自我发现、对学习的热爱、尝试和做好事情的快乐和愉悦,以及自尊的提升?

防御模式可能在儿童生命的很早期就已经建立起来,并显著影响了可能发生的学习的种类及其质量,无论是从书本上的学习还是从生活中的学习。但有些防御模式可能被视为在自我发现的波涛汹涌的水域中艰难前行的结果。一位21岁的牛津大学毕业生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当他在贝利奥尔学院(Balliol College)取得了一等学位后,有人听到他说:“这是我为我爸做的最后一件事了。”他后来成了一名木匠。

为了强调早期的养育方式和后来的发展之间的联系,我将再次引用弗洛伊德(1933a)的一段话。虽然他并没有具体谈到青少年期,但这个比喻非常贴切:

如果我们把一块水晶扔到地板上,它会被摔碎,但不会随便摔成碎片。它会沿着解理线裂成碎片,这些碎片的边界虽然看不见,但却是由晶体的结构决定的[p.59]。

解理面的概念提供了一种思考某些力量的潜在作用的方式,这些力量往往在后期,尤其是在青少年期才变得明显——这个时期,在任何艰巨任务带来的压力下,裂缝、裂痕、脆弱性和弱点暴露了出来,尽管它们可能已经长期存在,但此前还没有显现。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潜在力量的性质主要与婴儿的早期经历有关,特别是心理和情绪状态从一开始被抱持和了解的程度。正是这些力量塑造了人们的内在生命,影响了他们建立的自己父母的各种内在形象。正如我们所知,这些形象与外在的现实可能几乎没有相似之处。

正如我所说的,这个内在世界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包括:最初母婴关系的质量,和后来第三个“方面(term)”被引入并成为第一个二元体的一部分的方式。克莱因(1959)在她的最后一篇论文中总结性地写道:“?无意识中存在的任何东西对人格的影响都不会完全消失。”她观察到,“我们的心智、习惯和观点,都是从最早的婴儿期幻想和情绪到最复杂、精密的成人的表现中建立起来的”(p.262)。

简而言之,生命中所有的发展性转变都被早期的爱和丧失的议题影响、定义甚至决定,因为每一个转变都蕴含着丧失,因为离开了先前已知的自我。这或许说明了为什么学习走路往往会受到长时间的抗拒:尽管这是一项非凡的成就,但永远不再是一个爬行的人让我们感觉太冒险了。人生中如此重大的“一步”必然总是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哀悼和兴奋。因此,一定程度的哀悼也将伴随着人生中的所有后续变化:不可避免的断奶,第一天参加游戏小组,第一天上小学、中学、大学,或者第一天去外面工作,又或者是第一天失业。

通过探索10—14岁年轻人的内在故事和外在故事的发展性图景,我将从每个青少年在其短暂人生中积累的内部资源的不同质量的角度,阐述这个年龄群体特殊的脆弱性。这些资源可能会帮助和支持他们度过困难时期,或者可能会让他们失望,甚至可能会把他们推向更加靠不住的假性安全的来源——极端的假性安全表现为一整套防御性的措施。例如,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很多青少年会发展出一种“人多势众”的心态,以一种被迫害和反发展的模式联合起来对付其他人,这与同样经常出现在这个年龄段的支持性团体有很大不同(见第六章)。或者,他们可能采取完全相反的形式:变成焦虑、过度勤奋、好胜的年轻人;或者是不爱社交的孤僻者、独行侠,与周围格格不入,关起门来躲在私人空间,和电视或电脑待在一起,沉浸于社交媒体、WhatsApp、YouTube或者电脑游戏——这种方式有时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有用的(尽管是暂时的)安全场所。

对于所有人来说,一个基本的、常常令人困惑的问题是,在这个转变过程的最初几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许多父母害怕、愤怒、狂乱、烦躁不解甚至感到威胁的背后,其实是他们认为自己熟知的孩子和他们现在面对的孩子看上去判若两人。安娜·达庭顿(私人交流)引用了一个14岁男孩的母亲说的话:

“他一直是个乐天派的孩子,在写感谢信之类的事情上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问题,但突然间他变成了一个恶魔。他不洗澡,不按时起床,成了一个激进的素食主义者。”

达庭顿评论道:“我不太清楚这位母亲所说的激进的素食主义者指的是什么,但我听到的意思是‘拒绝我做的菜’。”她继续评论道:“15—18岁的孩子们正在发展的怀疑主义,似乎主要关注于揭露所有微妙形式的虚伪。”正如梅尔泽(1973b)所描述的那样,“最大的区别在于,小孩子认为自己上帝般的父母无所不知,青少年则知道他那外强中干的父母从未发现这些秘密”(p.159)。

然而,对青春发育期之后的儿童来说,他们的状态与实际的早期心智状态存在一个关键区别,那就是作为青少年,他们现在确实拥有了根据自己的感受、冲动和幻想采取行动的心智能力和生理能力。他们现在正处于“深水区”之中:能够给予和夺走生命——能够使人怀孕或生孩子,能够伤害或杀死自己,能够对他人、父母和周围环境造成实际的伤害。这种新发现的力量既令人振奋,也绝对令人恐惧。生与死的议题在青少年期是相当普遍的。正如温尼科特(Winnicott,1971)所说:

成长意味着取代父母的位置。的确如此……在青春发育期和青少年期成长里的无意识幻想中,有人死了。[p.144,145]

成长本身就是一种富有攻击性的行为。而且孩子现在已经不再是孩子的体型了……在背景中的某个地方有一场生与死的搏斗。[p.144,145]

考虑到这些因素,在良好的情况下,学校文化往往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在一些学校中,尽管存在着“达到目标”的压力,但一种积极的文化可以意识到这一特定的转变的考验和磨难,并对这些考验和磨难保持敏感。由于父母往往和孩子一样对所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因此学校的文化和对学习的态度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包括成为青少年利益的倡导者,特别是对于那些肩负着极高期望(这种情况过于常见)的青少年。许多人很长一段时间都记得某位老师的名字,他们觉得自己从这位老师身上获得了特别多的帮助和理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13岁的孩子被一种内在的矛盾冲突驱使,想要上吊自杀;因为太害怕而不敢和父母说,于是他告诉了一位老师,然后他被开除了。

尽管在青少年早期经常爆发的各种压力和难题可能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但这些压力和难题鲜明极端地表现出来通常是始于我们现在正在讨论的转变时期,即青春发育期,然后常常在学校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再次出现。在这个早期阶段,情绪性和冲动性的状态被重新激活了。从一般意义上说,在之前被称为“潜伏期”的时期,这些状态被暂停或“隐藏”了。当青春发育前期的孩子在性方面开始成熟时,他的反应、幻想、想法和激情的冲动就会陷入一系列未解决的,而且往往看上去无法解决的冲突的旋涡之中。性激素和生长激素水平的上升不仅导致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而且导致性冲动和攻击冲动大大增加——尽管个体之间差异很大,但通常都伴随着强烈的幻想和心境变化。身体在快速变化着。它在身材、气味和质感上都发生了变化,而且在体形上也有明显的变化。月经来潮了,精子也开始产生。男孩长出体毛和面部的毛发,声音开始改变,生殖器的兴奋性往往变得持续。对于女孩来说,身体和情感的变化可能是她们骄傲的源泉,但身材和体形的改变往往让她们不仅感到陌生,而且感到恐惧(见第十二章中哈丽雅特的描述)。重新激起的冲突方面——例如,附属于这些新的身体感觉的有意识的想法和无意识的冲动之间的冲突——部分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部分是由化学因素导致的。

发展性的图景表明,这些冲突是否被认为可控和可思考,将取决于主要照料者早期对婴儿期的冲动和情绪容纳的质量,也取决于在潜伏期内达成的稳定性的程度,以及人格和生活事件方面青少年所承受的内部与外部压力的程度。

很多时候,冲突被体验为“太多”,并且必须从有意识的觉察中摆脱或排挤出去。正如我们在第三章中所看到的,在精神分析的视角中,旧的婴儿期冲突作为朝向早期的婴儿期欲望、需求和恐惧的退行,正在被再加工(在生理上更新的生殖器驱力的背景下)。现在出现了冲突和无法忍受的挫败感,这些考验着以前容纳和内化的质量,即儿童是否能够很好地应对自己新近感受到的情绪的力量。青春期的变化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看似重大的人格变化,通常会让所有人感到震惊,但它们也会因激素的不同强度以及社会和家庭压力而存在很大的差异。因为当内部结构的力量受到如此严重的挑战时,外部环境的力量是支持性的还是进一步造成破坏的,就变得非常重要。无论是在同龄人群体中,还是在学校生活中,或是在家庭中,连贯性和协调性的程度对于是否拥有一个更宽广的容纳结构至关重要。在这个结构中,这些令人困惑与不安的动力可以得到关注和处理。让我们来看一个简短的案例研究。

13岁的迈克尔身体发育非常成熟。最近,他“发现了女孩”,开始沉迷于大量的“炫耀”行为,并且非常享受其中。一位助教发现他和12岁的罗茜在车棚后面热情地拥抱在一起,他已经迷恋上了罗茜。对于这种情况——这一现实情况似乎已经渗透到年龄越来越小的孩子身上——那些肩负责任的人应该做些什么呢?

20世纪30年代,精神分析师西格弗里德·贝恩菲尔德(Siegfried Bernfeld,1938)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当时他写道:

青春期发生在某个身体里,但这个身体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和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青春期的孩子周围都是那些对他应该如何表现有明确想法的人。他为了克服力比多增加而引起的状况所选择的方法,可能与这些前提一致,也可能与它们相矛盾。青少年期可能是顺从的,也可能是叛逆的——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1938,p. 258]

这些评论放在当今所谓的“压缩的时代”中也特别恰当。但我想提供一个简短的临床示例,以强调这种过渡与转变具有的极端混乱的特征——这一刻成熟,下一刻幼稚,前一分钟是性猎人,下一分钟对性恐惧,等等。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 《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作者、伦敦塔维斯托克中心资深儿童青少年治疗师玛戈·沃德尔新作,透过精神分析理论,深入而全面地解读了青少年面对的挑战与困境。

2. 作者将长达40多年的青少年心理治疗工作经验汇集成书,呈现大量一手临床案例及细腻剖析,涉及抑郁、霸凌、自伤、自恋、学习困难等议题,为儿童青少年治疗师提供分析性视角与工作思路。

3. 玛戈·沃德尔除了是一位卓越的临床工作者外,还是英国剑桥大学的文学博士,行文优美、引经据典,带领读者从文学和临床实践的双视角理解青少年“缺乏经验的躁动”——品味《简·爱》《爱玛》《米德尔马契》《莎士比亚全集》等经典名著片段,以更本质的、跨越时代的方式深入青少年的内在世界。


书摘插图


媒体评论

玛戈·沃德尔在从事精神分析和儿童心理治疗工作时,已经在英美文学领域有了深厚积淀。二者结合所产生的丰富感性使她成为广受推崇的临床工作者和作家。这部著作动人心弦,植根于她对理解青少年所带来的挑战的热爱,并将她的临床经验与对当代世界青少年的心理社会空间的研究联系起来。因此,这本书是写给所有对青少年期感兴趣的读者的;在青少年的痛苦和困扰得到高度关注的当下,这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它能够扩展和完善我们的思考。这确实是一本为这个时代而写的书。

——玛格丽特·拉斯廷(Margaret Rustin)

英国塔维斯托克和波特曼基金会荣誉顾问级儿童与青少年治疗师

玛戈·沃德尔借助精神分析理论、长期的临床经验以及小说和诗歌的深厚资源,引导我们穿越人生中最激动人心也最令人不安的时期。这是一部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的著作,充满有趣的案例和大量智慧。这本书对所有青少年及其父母都有重要价值;无论我们处在什么年龄和阶段,这本书都会带来收获。

——梅莉萨·本(Melissa Benn)

小说家,《我们该对女儿说什么?》作者

这本书对青少年期的深刻理解令人叹为观止,它是作者长期从事青少年工作的经验和在文学领域的深厚积淀的结晶。

——罗宾·安德森(Robin Anderson)

精神分析师,英国塔维斯托克诊所青少年部前主席


前言

这本书中的思考源自我成长于其中的临床工作的家园:伦敦塔维斯托克临床中心青少年部。我在这里受训、工作、教学、督导和写作,如今我已经从这里退休了。在某种程度上,这本书记录了我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这些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我也发现这些工作非常让人焦虑、非常具有启发性,甚至会激发人的灵感。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尝试,旨在表明这样一个由具有精神分析视角和社区意识的专业人员、工作人员和受训者组成的“工作团体”的重要性——这?人在这个部门全心全意地,并且富有创造性地工作;在过去45年左右的时间里,我有幸在那里“生活”,并且被鼓励寻找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声音。

撰写关于青少年期的内容即是描绘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从青春发育期开始,然后会到20多岁的某个时候结束。因为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那样,“缺乏经验的躁动”贯穿了这个时期,它们不断地以无数种方式呈现出来并发生着变化,这些方式既有它们的特点,又具有普遍性,但在每一个案例中又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在普遍性之下,任何一个个体的困惑、痛苦、兴奋、恐惧、激情都必然具有一种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常常源自婴儿期的状态,这些状态晦涩难懂,时而令人愤怒,时而引人入胜,在临床工作方面极具挑战性。

在这本书中思考的理论框架是与我一同成长的,我希望随着我们前进,这个框架能变得清晰起来。正如弗洛伊德(Freud,1905d)所说的那样,考虑到青少年期任务的复杂性——心理的、行为的、智力的、性方面的任务——如果有人能熬过这些年,那真是个奇迹了。事实上,有些人要比其他人花更长的时间,一路上跌跌撞撞,甚至摔倒在地。但总的来说,大多数人都做到了。这些章节将会描绘出这个麻烦不断的年龄群体及其家庭的内在故事的变迁,尽管我更倾向于摈弃按时间顺序定义的年龄群体的概念,而更愿意聚焦于心智状态。因为我将要描述的心智状态是这个时期的典型特征,但这些状态也可以在一个8岁甚至38岁以上的人身上找到(虽然可能只是转瞬即逝的)。

年轻人“成长”方式中的喜悦和恐惧的独特性,以及这种独特性在个体和群体中的表现,在时间上和文化上都是非常特殊的,而这种特殊性将在这些“思考”中占据突出的地位。我尤其要提及的是过去20年中发生的科技变革,它所带来的变化在青少年部成立之时是无法想象的。然而,通过追溯各个时代咨询室中、文化和文学作品中这个年龄群体的发展动力,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论当代的社会表现形式如何,人类的本性都有其更加缓慢的演进方式。这里所讨论的转变时期尤其需要根植于青少年时期所产生的日益迅速变化的需求和隐患之中。然而,我们也需要跨越时代地来看待这些,这是文学作品中最容易获得的视角,因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不受时间影响的发展特征。外部环境会发生变化,但真正的或更真实的自我感的形成或破坏,以及每一代人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习俗(mores)的内部动力却较少发生变化。

这本书的核心在于探讨这些年轻人的内在生命,不论他们是否寻求临床服务——探讨在这些漫长的转变时期的焦虑中他们内心发生了什么,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以及我们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如何能够支持这些年轻人从一种活现(enactment)或者退缩(retreat)的混乱中走向一种拥有属于他们的自我的感觉。这本书是为所有关注青少年期和青少年期的心智状态的读者准备的——无论读者处于哪个年龄或阶段。


书籍介绍

厌学逃学、躁动不安、抑郁焦虑、自残自伤、身份危机......青少年期问题为何层出不穷?青少年内心到底发生着什么?青少年期是怎样的一个时期?如何能更顺利地渡过?

对于这些问题,在伦敦塔维斯托克临床中心青少年部工作的40多年里,儿童精神分析师玛戈·沃德尔形成了自己的答案。在《青少年期的内在故事》中,她描述道:青少年身处一个边缘位置,夹在两种状态之间——“不再是儿童,但也还不是成年人; 早前的身份感消失了,但新的还没有形成”。青少年期实际上不是一个状态,而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修通内分泌、躯体、心理、神经系统的变化,完成“蜕变”的发展过程。

沃德尔运用在精神分析和文学领域的深厚积累,从精神分析理论、临床实践和文学作品三个维度切入,以一种贴近经验的方式描绘出一个立体、鲜活而有质感的青少年的内在世界。她告诉我们,成长不易,长大成人的过程不是随着时间流逝自然发生,而是需要从真实的体验中学习,处理内在冲突,面对不可避免的分离并进行哀悼,然后在探索和思考中往前迈进。她从多年的临床经验中提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深度剖析青少年容易陷入的困境及相关内在因素,供父母、专业工作者乃至其他所有对青少年的心智状态感兴趣的读者细细思考和体会,从而了解如何更好地陪伴青少年建立和确认自我、走向更开阔的人生。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一星好评(175+)
  • 博大精深(316+)
  • 差评少(327+)
  • 五星好评(325+)
  • 收费(483+)
  • 中评(103+)
  • 经典(181+)
  • 好评多(164+)
  • 推荐购买(156+)
  • 无颠倒(64+)
  • 一般般(296+)
  • 速度快(70+)
  • 体验差(537+)

下载评价

  • 网友 菱***兰: ( 2024-12-29 05:20:30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相***儿: ( 2025-01-07 14:34:43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石***烟: ( 2025-01-04 21:50:57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戈***玉: ( 2025-01-04 04:18:40 )

    特别棒

  • 网友 融***华: ( 2024-12-22 23:20:48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权***颜: ( 2025-01-16 15:56:12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堵***格: ( 2024-12-23 05:04:51 )

    OK,还可以

  • 网友 利***巧: ( 2025-01-10 23:11:04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益***琴: ( 2024-12-28 14:34:40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芮***枫: ( 2025-01-13 13:28:44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