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治疗(Tavistock临床中心的理念和实践方法)/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谈话治疗(Tavistock临床中心的理念和实践方法)/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精美图片
》谈话治疗(Tavistock临床中心的理念和实践方法)/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谈话治疗(Tavistock临床中心的理念和实践方法)/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841229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5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37.05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23:19:42

内容简介:

由杨方峰丛书主编,英国戴维·泰勒主编,黄淑清、黄郁心等合译的《谈话治疗(Tavistock临床中心的理念和实践方法)/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一书展示了Tavistock临床中心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们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内容涉及:心智的起源、游戏、儿童是纯真无邪的吗、成长如何发生、心智从哪里产生、爱、做梦、团体、工作等。

本书是配合英国BBC电视台所拍摄的《Tavistock临床中心》系列影片而写的。Tavistock临床中心是一所隶属于英国 卫生署(NHS)的心理健康机构,治疗病人并培训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者。


书籍目录:

章 心智的起源

第二章 游戏

第三章 儿童是纯真无邪的吗?

第四章 成长如何发生?

第五章 心智从哪里产生?

第六章 爱

第七章 做梦

第八章 家庭是什么?

第九章 团体

第十章 工作

第十一章 心灵食粮

第十二章 面对常态与精神疾病的态度

第十三章 心理困扰与心理疾病

第十四章 治疗

第十五章 时间印刻

第十六章 晚年

第十七章 未来

常用词汇

延伸阅读


作者介绍:

戴维·泰勒(David Taylor),Tavistock临床中心顾问精神科医师及心理治疗师,成人部门主任(1992—1999)。他也曾是该部门其中一个临床组的 。英国精神分析协会(BPaS)会员,执业精神分析师。

杨方峰,英国埃塞克斯(Essex)大学精神分析学硕士,师从当代克莱茵学派分析师鲍勃·欣谢尔伍德(Bob Hinshelwood)教授,曾在伦敦Tavistock临床中心学习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现为 精神分析协会(IPA)精神分析师候选人,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心理师。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被调包的孩子 抛弃曾经拥有的满足感(以及脱离过去受制于人的状态),转而去追求新事物的过程,会帮助我们去思索自己究竟将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位安慰泰迪熊宝宝的小女孩在生病和忧愁的时候可以当起自己的妈妈。当杰德发现他可以照顾花草树木时,也找到了认同。他为发展迟缓而又贫瘠的自己,找到了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内在自我。

     这些寻找自我认同的历程即是长大成人的开端,因为成长就是从一个受人照顾的状态,逐渐转变为能够肩负成人的责任与角色。想要寻求认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我们因为成长而不再需要原始的关系时,这能够帮助我们面对必经的失落与分离。

     认同可以带来某些程度的稳定作用。就杰德和那位小女孩的案例而言,与他们较为亲密的人,都可以感受到他们心中因为得不到想要的关爱所产生的痛苦。两者都是在面对失落的挣扎之中发展出新的能力。

    长大成人对他们来说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就算没有像杰德一样遭遇如此困境,每个小孩也都必须经历这个痛苦的过程,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真正的成长多多少少都会带来痛苦。

     然而,有时候孩子的成长只会停留在表面,实际上依然是在逃避现实,无法真正脱离对于父母亲的心理依赖。这样的成长就好比假装扮大人的童年游戏一般,像是在变魔术或变装,但是 迷失了方向。

     青春期的认同经常建立在反抗父母 的基础之上。他们信任的对象多半是那些赞扬权力、无情或者对痛苦烦恼无动于衷的人物。这往往是孩子用来面对失去依赖和遭受虐待的方式之一。除此之外,他们周遭可能也有许多问题大人让他们有样学样。对这种凡事都要展现坚强的认同,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恃强凌弱、暴虐的性格甚至犯罪倾向。这些认同往往比青少年预期的 加不稳定。

     发育、成长的挣扎—不只是表面上假扮大人—是终其一生的过程,只不过在童年时期,成长的脚步会在身体发育的带动之下而加快。青春期的成长变化尤其明显。十一二岁的孩子在外表上可能和十年前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整个人大了一号,但是再过十年,可能就会 变了一个人了。虽然在他们身上仍然可以看到过去的影子,但是差异往往 巨大。12岁的小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就能够在没有父母照顾的环境之下独立生存,到了22岁,他已是英国财政大臣,两年之后随即成为英国的首相。

     在青春期的这几年中,青少年必须适应身心上的巨大变化。身体上的变化包括性征的成熟,体型、身材、力气、容貌、声音的改变和具有生育能力。伴随这些改变而来的是社交层面和心理层面的考验,包括减少对父母的依赖,离开家庭独立生活,同时开始与家庭以外的成员建立亲密关系或性关系。在发展成熟的社会中,年轻人还要面临各种考试的挑战。这些考试就像是进入成人世界的通行证,但是对许多人而言却是一大绊脚石。上述列举的改变只是其中一部分,但足以告诉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受这些改变所影响。这就如同进行一场革命,把旧有的秩序都推翻。很多父母都说,他们不知道以前那个“乖小孩”到底跑到哪里去了,是不是被掉包了,所以才变成一个乖戾而又叛逆的青少年。

     青少年往往会迫不及待地想要成长,而且压力与日俱增,就如同圣保罗所观察到的,他们会想要“摆脱身上的孩子气”。这或许是成长必经的正常情况,但是如果一下子就把自己全然抛弃,新建立起来的独立自我也不会稳固。虽然这是一种让自己免于陷入拉锯战的方法—摆脱想要永远当小孩子的渴望,但是到头来即便表面上看来截然不同,内心的本质依然没有改变。在这种状况下,青少年可以在一夜之间蜕变为大人,就如同历经某种变形的过程一般。年轻人盛装打扮参加派对的时候,会让我们联想到美丽的蝴蝶或飞蛾破茧而出的样貌。卡夫卡在 小说《变形记》中描述的情景则是 相反。书中那位年轻人早上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一只讨人厌的昆虫,故事 终虽以悲剧收场。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即便许多青少年的房间凌乱得跟昆虫的地洞没什么两样,情况也不会像那位主人公一样惨烈。或许,焦虑而体弱多病的卡夫卡想象中的青春期就是如此。

     当然,对许多人而言,成长的变化没有这么可怕。然而,成长过程的两难困境是每个青少年都会经历的。成长会迫使青少年去掌握新的力量,而他们也会积极欣然地享受这个过程,但这并不代表抛弃自我的核心;这个核心不曾想要抛开早期欲望,不会放弃以不成熟的方式满足欲望,而且拥有的渴望永远与现实世界相抵触。

     青少年掌握的新力量有可能会变成威胁,甚至会引起焦虑,因为这些力量可以帮助他们去满足 危险的欲望,像是性与暴力的欲望。处于盛怒之中的小男孩,也许会动了杀人的念头,但碍于太过幼小,也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去完成这件事。一位身高一米八的14岁青少年感到愤怒之时,可能会因为认定没有人能阻止得了他而感到兴奋,但同时也会感到害怕。青少年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控制住这些 而冲突的情绪,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行为总是如此特异而又矛盾。青少年的情绪可以从乐观的高峰迅速跌入忧郁的谷底。

     踏入新世界的成长历程与哀悼仪式有许多共同之处。在哀悼仪式中,人们会去缅怀逝者过去的种种与经历。这样的过程会让人感到悲痛以及失落。之后,人们逐渐能够面对失落感,而痛苦也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冲淡,取而代之的是在自己内在与逝者建立另一种关系形式。这个内在关系会让哀悼者变得 加坚强,也会觉得过去从逝者身上学习的好的特质正支持着他们。新世界充满着唾手可得的机会,但同时我们也必须学会放手,让旧世界远走。然而,改变的脚步总是永不停歇,以致找到一个新“认同”之时,很快又会被另一个认同所取代。

     改变是不变的常数,或许这也是年轻人着迷直排轮、特技脚踏车和滑雪板等极限运动的原因。能够在极速且超乎 的动作中保持平衡,似乎可以带给他们极大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阿默是一位18岁的年轻男孩,因为 焦虑的问题而寻求协助。他之前曾有一次晕眩发作的情况,但他寻求协助的主要原因是害怕自己正濒临疯狂。他会突然产生想要严重伤害女朋友的念头,只能用意志力来克制自己。他对母亲也存有性幻想,因而感到相当困扰。这些症状都是在考完高中会考后到上大学之间那一年的空档期中发作。这期间,他一边工作一边规划未来。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他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即将离家而引起的,但实际上引起焦虑的主要原因是想努力重建与父亲的关系。小时候父母亲分居之后,他与父亲几乎 失联。他还记得与父亲 亲密的那些日子,也想起当年等待父亲的痛苦。他会在窗边守候好几个小时,只为了等待父亲。父亲说好要来看他,但通常要么是迟到,不然就是根本就没有出现。父亲的不值得信任所带来的一切痛苦,他不愿承受,于是决定不再需要父亲,而且从此之后不再理会他。

     阿默在17岁的时候与父亲重新联络上,也计划在念大学前花一年的时间到国外教英文,这样可以离父亲近一些。虽然他的高中会考考得很好,但随着离开的时间越来越逼近时,他也越来越焦虑,到 崩溃了,所以不得不将出国的计划延后。

     使他加速崩溃的主要原因是突然对父亲产生的情感,因为他被迫去承认自己实际上很想念父亲,也非常需要他。在如此混乱的情绪当中,他已经分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当年的小男孩还是现在的青年。他 次晕眩发作时,感觉就像是整个床被抬起之后翻过来,这也反映了现在这种迷惘而不知所措的状态—在迈入成人阶段的过程中,不断地受到童年时期否认自己需要父亲所引发的焦虑扰乱。在治疗的帮助下,他的焦虑渐渐缓解,也开始能够与父亲建立新的关系,并且重拾自己的人生。(P67-71)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是配合英国BBC电视台所拍摄的《Tavistock临床中心》系列影片而写的。Tavistock临床中心是一所隶属于英国国家卫生署(NHS)的心理健康机构,治疗病人并培训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者。

● 心智是如何形成的?

● 孩童是如何长大的?

● 我们何时变为成人?

● 人为何坠入爱河?

● 为何有时感觉成为绊脚石?

● 家庭如何影响我们?

● 何谓正常,何谓病态?

这些都是《谈话治疗》所讨论的问题。

来自著名的Tavistock临床中心的优秀治疗师们,在《谈话治疗》中探讨心智的影响力以及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取材自Tavistock中心的研究和临床个案,本书呈现了“心灵如何有自己的理性,却不为理性所知”,它呈现了心智在各个发展阶段如何运作,可使我们对当代生活的许多方面有所领悟。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azw3(206+)
  • 服务好(59+)
  • 体验好(89+)
  • 强烈推荐(461+)
  • 无颠倒(447+)
  • 傻瓜式服务(95+)
  • 差评少(552+)
  • 推荐购买(349+)
  • 格式多(367+)
  • 已买(277+)
  • 购买多(268+)
  • 收费(354+)
  • 排版满分(98+)

下载评价

  • 网友 薛***玉: ( 2025-01-20 07:19:01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堵***洁: ( 2024-12-31 03:09:14 )

    好用,支持

  • 网友 宫***凡: ( 2024-12-27 12:36:04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索***宸: ( 2025-01-03 11:28:52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芮***枫: ( 2024-12-24 02:38:32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丁***菱: ( 2024-12-24 19:29:23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石***烟: ( 2025-01-06 06:58:03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益***琴: ( 2025-01-06 16:16:24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冷***洁: ( 2024-12-29 22:45:48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詹***萍: ( 2025-01-12 02:29:53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龚***湄: ( 2024-12-26 20:16:24 )

    差评,居然要收费!!!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