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疯狂”:热点话题人物的心理分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解读“疯狂”:热点话题人物的心理分析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解读绝望:自杀与杀人背后的心理分析》精选了武志红发表在《广州日报》、《心理月刊》等报刊及个人博客上的精彩文章,从一个心理学家的角度对当前社会上发生的一些自杀或杀人等生命逝去的悲剧事件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这些事件表面上是因为个人心理脆弱造成的,实际上却都有着深刻的家庭或社会根源。作者犀利又不乏温暖的文字,不仅让读者重新认识这些事件的本质,也让读者在警醒之余,更加地珍视生命,善待他人,防止此类悲剧事件的重演,促进社会的和谐。
书籍目录:
生命为何脆弱(自序)
那些化为碎片的年轻人
胡益华被捕时为何微笑?
人没有威胁别人的自由
用权力感追求亲密感
富二代们为何会迷失?
郑民生为何向孩子挥起屠刀?
杀幼案反思:我们必须直面真相
谁杀死了女大学生刘伟?
付成励弑师是在转嫁失恋的痛苦
示范高中为何会吃人?
董玉飞之死的警示
宽容,但不是和稀泥
刘德华完美的真相是什么?
谁逼死了杨元元?
怎样摆脱病态的纠缠关系?
深圳富翁为何杀妻?
大兴灭门案:暴富的诅咒
大兴灭门案的心理分析
六岁女孩为何自断手指?
女人,请善待你的女性亲人
强建周为何想轰动全国?
你是哪个单位的——金牌内定门的权力逻辑和专业逻辑
比网瘾更可怕的是什么?
天津贵族女缘何嫁北川农民?
中国不高兴:自己活,也让别人活
我的柔情,你可以不懂——悼陈琳
韩国明星为何频频自杀?
卢武铉:被自己的生存策略杀死
他们为何成为校园杀手?
他们为何沦为兽父帮凶?
作者介绍:
武志红,著名心理学者,咨询师,培训师,心理畅销书作家,《广州l日报》“健康·心理’’专栏作家。l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著名心理学家钱铭怡教授,20叭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广州日报》社任国际新闻记者,2005年担任“健康·心理”专栏作家。他是国内把专业心理学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那些化为碎片的年轻人
2001年,刚离开北京大学进入广州日报工作时,遇到了一些困惑,我开始思考管理问题并想到了两个概念——叔力空间和生活空间。
所谓权力空间,是工作中的概念,即一个员工在其岗位上说了算的空间。
所谓生活空间,专门针对工作而言,即不受工作污染的私人生活领域。
权力空间很重要,因为假若一个人的权力空间很窄甚至根本不存在,那么意味着这个人在工作中沦为了其他人意志的傀儡,而自己的意志根本得不到伸展。
生活空间更重要,因为工作领域私人领域的核心规则是不同的,工作领域的核心规则是权力,而私人领域的核心规则是珍惜。假若生活空间受到了工作空间的严重侵袭,那意味着自己的心将忽视甚至忘记爱与珍惜的滋味,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了权力,那时自己就会变得悲观、偏执乃至绝望。
近爆出的山木集团老板宋山木强奸诸多女员工的丑闻以及富士康深圳产区连续发生十多起自杀事件的悲剧,或许可以归结到这两个概念上来。
◎做傀儡.毋宁死
刚在广州日报工作不到一个月时,我感觉到非常不解,为什么要招大学毕业生呢,因为那时我们的工作相当机械,一个高中毕业生甚至初中毕业生就可以搞定。
当时我做编辑,编辑的工作是负责一个版面的稿件与图片的选择、设计和剪辑,但这都被我们极其勤劳的主任搞定了。
那时主任的工作很繁重,他负责安排好每一个版面的稿件与图片的选择,还用尺子精准地在格子纸上设计好了版面.如每一篇稿件和图片放在什么位置,具体大小是多少,还有像打标题这样的工作,也是主任的。
我们的部门主任恰恰是北大的师兄,他的能力出类拔萃,版面设计能力很强,尤其是打标题,经常给人画龙点睛的感觉,不佩服不行。
然而,这样工作了短短20多天时间,我痛苦起来,整个版面都是他的意
志,我的意志在哪里呢?没有我的意志的参与,这还是我的工作吗?我不过是一个木偶而已。 你的意志是否存在,这在任何一个领域都非常重要。存在主义的大师们如萨特、加缪和尼采都称,生命的意义在于自由,而选择就是自由,如果你有选择的机会,那你就是自由的,你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但假若你没有选择的机会,你只是去执行别人的意志,那意味着你的生命没有意义、没有价值。这样的日子一长,你的精神生命会日益衰弱。
因为这种感受,我想到了权力空间的概念,具体到我身上,我认为,我既然是一个版面的编辑,那么这个版面上我要有我说了算的权力。于是,我不理会主任的设计,而是自己设计版面,除了稿件是否选择到这个版面上以及头条是哪篇稿我完全听主任的外,其他如稿件做多大,照片用哪幅,以及版面如何设计等,我都自己来。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精神上被杀死的一代
从表面上,导致我们做事的动力分两种:从内而生的动力,外部传来的压力。
但实际上,真正驱动我们做事的动力只有一种——从内而生的动力。之所以外部的压力会看上去有效,是因为外部的压力会获得我们内在的认可。
譬如,父母给我们压力,我们看似是在父母的压力下去做事了,但其实,真正内在的动力是爱与恐惧。我们爱父母,不想让他们失望,所以他们施加压力会成功。我们恐惧父母不爱我们,所以一样会在他们的压力下去做事。
……
其实,太多孩子的自杀首先是“精神上被杀死”。先是父母,然后是学校,随后是整个社会体系,不断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头上,而给孩子们留下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少,他们的意志得以施展的空间越来越少,这就是“精神上被杀死”。
当精神上被杀死后,一个人就会觉得,他的动力消失了,他对一切失去了兴趣。虽然他意识上知道,必须学习,必须工作,这样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才算是一个正常的人。但是,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发动机熄了火的汽车,已很难启动了。
伴随着动力感消失的,是虚无感,是无意义感,会觉得做什么都没意义,而且会有不存在感。看起来,自己是活着的,但自己都感觉不到那种踏实的存在感了。
这个时候,如果外部世界再多一些压力,这个人就会走向自杀。但自杀只是这个过程的最后结果,而这个过程,已经进行很久了。
心理治疗中有一个著名的ABC理论。A是Affair(事件),B是Belie(信念),C是Consequence(结果)。通常,我们会以为,是事件直接导致了我们的一些行为或情绪,即认为A直接导致了C的产生,但其实,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和信念导致了这些行为或情绪的产生,也即是B导致了C的发生。
“孝”这个字,拆开来可以理解为“砍孩子一刀,并将孩子埋在土中”。
至于南平惨案,我自己的感触是,这种惨案留给我的感觉,和马加爵、邱兴华和李磊等人留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他们的故事很有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令我不寒而栗。
马加爵的杀戮发生时,我想,这是孤立的个案。邱兴华的杀戮发生时,我开始意识到,或许这是一种信号。郑明生的杀戮发生后,我已有些麻木,但同时更加明确自己的判断——这是一种信号。
这种信号,传递的信息是,我们整个社会都到了一种危局的边缘。马加爵他们的心理是脆弱的,但这也往往意味着,他们的某些感觉是敏锐的,他么率先嗅到了这种危局。
也可以说,这是越来越多人的生存遇到难以逾越的挑战的一种危局。尽管国家的财富似乎在增长,但越来越多的人的生存却到了找不到立足点的关头。找不到立足点,会让人有巨大的失败感和无助感,如果这种感觉自己吞下了,那就可能是自杀,如果转嫁给家人,那就是杀亲,如果准假给社会,那就是南平惨案。
至于郑民生们的“替死鬼心理”,心理学上的术语是“向强者认同”。它的意思是,一个人自己受到了强者的压制,他最终反而将其合理化甚至哲学化,认为强权有理,而弱者活该受罪。所以,当最终他们的心理崩溃时,他们更容易选择的是伤害弱者,而不是抗争,更不去寻找法律和正义。
但是,“向强者认同”,这不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目前的写照吗?中国特色的暴力拆迁,比果戈里的喜剧还要喜剧的躲猫猫、俯卧撑、梦死、心脏病猝死、喝开水烫死等发生在派出所或拘留所的种种悲喜剧,都在传递着这个信号——“弱者该死”。
有多少人接受了这一逻辑,就有多少南平惨案重演的危险。甚至,南平惨案还是比较轻的,因为郑民生必死无疑。但是,山西疫苗事件呢?地沟油呢?那些其实行使着和郑民生一样逻辑的强者呢?能有正义吗?
东方文化中的替死鬼心理
还可以看到的是,中年人的“杀幼案”基本上发生在东方国家,如日本、韩国和中国,而大多数又集中在中国。这一点也可以引起深思。
其实,很多西方人都概括称,东方文化有更倾向于牺牲幼儿的利益,而西方文化相对更容易忽视老年人。
我与数千人聊过,其中与数百人有过深聊,最后发现,我们的确更容易向老人和成年人妥协,并且会将孩子作为妥协的筹码。
譬如,很多人对我说过,父母对他们的纠缠太厉害了,他们因此想生一个孩子,他们相信,有了孩子后,父母会将注意力转移到第三代身上,那样他们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脱了。
每每听到这样的故事,我一方面可以理解他们的压力,另一方面忍不住在心里叹息。
为了父母牺牲孩子,这一点在经典的二十四孝中有充分的体现。孝子郭巨,其被颂扬的孝行竟然是“埋子养母”。一个8岁的男孩,为了不让母亲被蚊子咬,自己主动被蚊子咬。对这两个故事,我们的文化称赞备至,却不去看其中的辛酸与恐惧。
……
可以说,杀婴,或牺牲孩子的利益,是我们文化中的一个集体无意识。
……抵制强者是危险的,需要鲁迅那样的勇气,所以不如干脆认同强者的逻辑,苟且活着,而自己内心的愤怒、不满甚至仇恨,无妨向比自己弱小的人下手。
……
但这不也恰恰是我们文化的共同之处吗?我们宁愿苟且活着,痛苦的时候可以打打孩子。
看到胡益华微笑的照片,我第一时间想起了我的两次经历。
一次是去一所监狱讲课,每当讲到悲惨的故事时,下面上千听众中会有相当多的人——我估计约有20%——哈哈大笑。
另一次是汶川地震后,我跟随一个心理救援团队去灾区,在一个镇上,我主持一个团队辅导,大约有40个孩子在一起讲讲彼此的悲伤,每当有一个孩子讲到自己的痛苦时,有两个孩子也会哈哈大笑起来。
听到别人的痛苦,而自己哈哈大笑,这是典型的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并且别人越痛苦,自己笑的就越是畅快。
这两次经历中的笑声,一样让我不寒而栗。
总是这样笑的人,很有可能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卖点
武志红全新力作,广大读者翘首企盼
畅销书《解读疯狂》、《为何家会伤人》的延续
富士康等社会热点事件的全新解读
媒体评论
波兰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 “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坚信自己的文章能帮助读者,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
——武志红
专业的心理学原理与概念在作者笔
书籍介绍
《解读“绝望”:自杀与杀人背后的心理分析》主要有那些化为碎片的年轻人、胡益华被捕时为何微笑、人没有威胁别人的自由、用权力感追求亲密感、富二代们为何会迷失、郑民生为何向孩子挥起屠刀、谁杀死了女大学生刘伟等内容。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内容完整(378+)
- 无广告(363+)
- 一般般(354+)
- 字体合适(457+)
- 愉快的找书体验(103+)
- 一星好评(444+)
- 无水印(674+)
- 超值(268+)
- 实惠(424+)
- txt(279+)
下载评价
- 网友 马***偲: ( 2024-12-24 02:23:38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居***南: ( 2024-12-29 20:04:25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邱***洋: ( 2025-01-14 12:17:36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孔***旋: ( 2025-01-09 11:41:17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方***旋: ( 2025-01-08 05:18:34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菱***兰: ( 2025-01-08 15:57:30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孙***美: ( 2024-12-23 21:53:59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曹***雯: ( 2025-01-10 00:37:30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温***欣: ( 2025-01-17 12:52:50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曾***玉: ( 2025-01-20 13:56:17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师***怀: ( 2024-12-30 22:58:44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索***宸: ( 2025-01-01 10:20:34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养***秋: ( 2025-01-06 20:51:16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中国当代社会与文化英文教程(第三版)高等学校本科英语教改新教材 新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海润阳光.幼幼身体感官小百科. 嘴巴说一说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乒乓球项目教学与训练方法研究锋斌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鑫隆博图书专营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闲不下来的成都(第1季)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好宝宝爱阅读. 儿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剑桥少儿英语考试全真试题第二级A(扫码听音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2004上海文化漫步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变态心理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2024版理想树初中教材划重点九年级下册 数物化 人教版(套装共三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摄影常识高频考点500条 张福起 山东人民出版社 9787209120791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6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9分